下乡小分队:造型学科基础部
带队教师:白晓刚 李荣林 卢征远 曹洪岩 刘霞飞 徐乙宁 张瀚
下乡地点:山西 右玉
悠扬的山川
古老的城墙
金色的羊背
扬着土腥味的小镇
吹着右玉的风
裹着明烈的太阳
感知着这里的一切气息
我们的右玉此行不是踩点打卡式的旅游,不是纸上文说的调研,而是在沿途寻找绘画的风景、寻找自己的内心。在无数遍踏过城门的过程中,我们已无比熟悉这个古城。
千里苍黄的土地上,铺盖着片片翠绿,那是村民一棵棵种下的“小老杨”;山坡上浅得没不过马蹄的青白草茎,还被羊群舔吃掉最后一根;红蓝交错的房顶,在几时的阳光下最饱和;黄白相间的土墙在怎样气候的天空下最耀眼……
这个小城镇的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都已深入同学们的心里。
考察的第一天,我们去参观了右玉精神展览馆。“右玉要想富,就得风沙住。要想风沙。偷枚嘣允。想要家家富,每人十棵树”。在我们踩过这如鹅毛般细软疏松的黄土,看过这一路林木葱笼的风景后,才真实地感受到右玉精神。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真真切切印入了现实中,浮现在脑海里。
写生第一天,我们就赶上了大沙尘暴。那把人吹得踉跄的大风,往脸上可劲刮着大沙粒,吹进包里、刮进颜料盒、混入调色盘里,那抹“汹涌”的黄色,是黄土高原的颜色。
沙尘之后,又进入到了冰天雪地。我们抱着板子到处找景,看得顺眼就坐下“抡”一张。初期画小稿,巴掌大小的画板只排列几个色块,慢慢地,画幅变大,色块变多,大家也都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偏好,我们写生的画作中也逐渐染上了这个地方的“味道”。随着老师每天的讲评,我们也不断地打破了惯性,培养起了新的习惯,再推翻,又再建立……这个更新的过程很辛苦,但让大家的画都有了显著的提高。每一次大课,老师们都耐心地讲解,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对同学们的期待和希望。
如果说草木生长需要雨水,那写生就是暴风雨。在下乡写生的两周里,我们仿佛又经历了一遍从入门习画的全部心路历程。从“不敢用色”到“不说真话”,老师的当头棒喝让我们不断地反省自身,反省自己的眼、反省自己的心,直到颜色关系在眼前跳动,直到色彩构建起流动的空间,直到笔下颜料盛载了沸腾的感受,我们满载而归。
乌鸦在杆头依偎,又叫着远去,卷毛的小狗在画凳旁蹭吃蹭摸头。我们白天在外捕捉天光和云彩,饭点回去还能看见饭桌上的清蒸鱼、手撕鸡,有时还有奇怪的麻酱小米粥。紫外线和寒风在皮肤留下痕迹,羽绒服上也挂满了彩,彻底成了工作服。画好的画铺满了地板,又一张张堆了起来。相信不管多久以后,右玉此行都会是我们的一段美好回忆。
造型学科基础部 常潇 马菡忆/文图
宣传部 宋曼青 香港蓝月亮 王微言/编
2023年4月27日